首页 > 百科知识 >

门口为什么放玄关(玄关—家的“脸面”)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02:47:48    

决定一个家给人第一印象的区域,无疑是玄关。

“玄关”设置在一个家的主要出入口处,最主要的作用是保持主人的私密性,避免客人在门口就对整个居室一览无余。

我国的传统民居通常会设置两个出入口,豪宅甚至更多,也就是为了将不同使用对象的动线进行区分:客用出入口注重装饰,距离会客厅更近;自用的出入口则注重与生活区域的结合,具有一定的私密性。

然而,在现代户型的设计上,玄关的好坏却不如“明厨明卫”“南北通透”这样明确的评价标准重要,甚至已经跨入了“可有可无”的范围,很容易因为疏于设计而窘态频出。玄关的作用是因为正对着客厅,形成了一条分隔客厅和餐厅的无形过道;有的玄关是打开入户门就能通过走廊看见卫生间门。或直勾勾盯着餐厅区域,每每看到这样的户型图我都会忍俊不禁。

现代住宅中对玄关的利用其实并不是因为我们对入口隐私和功能的需求变弱了,而是因为通常户型受到诸多限制,许多功能被压缩,甚至在一些小户型中,做到“动静分区”“公私分区”也变得越来越困难,谁还顾得上玄关的种种呢?

玄关收纳不足导致客厅乱?

若说玄关中有什么收纳需求的话,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鞋。

毋庸置疑,玄关的最大用途是换鞋。但是,当我在很多客户家中调研时,却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玄关收纳力不足的家庭,反映出来最直接的问题却都是——客厅乱!

在我经历的案例中,90%抱怨客厅收拾不过来的家庭,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玄关空间。而相反,玄关的收纳被设计好之后,客厅的收纳麻烦也会锐减。

可是,玄关和客厅有什么神奇的联系呢?

玄关是人从室外进入到室内的一个过渡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希望迅速地转入室内的舒适模式,因此,除了把户外鞋换成舒服的拖鞋之外,在室外时手上拎的菜和提包、身上穿的大衣,都会急于找地儿放下。雨伞、行李箱、婴儿车,或者滑板之类不想带进室内的物品,也希望能在玄关找到快速落脚的地方。

这些需要尽快放下,但是马上又会用到或者移走的物品,都可以被归于“临时收纳品”。

和长期收纳的物品一样,临时收纳品也需要“专区”,而这类物品最好的专区,就非玄关莫属了。

如果临时收纳区域明确,这些看似杂乱的东西就能在自己的座位上好好存放。

若是没有明确的专区,这些急于落脚的物品就会迫不及待地开始游走,并自然地把眼光瞄准最近的场所——客厅。于是,除了鞋子散落在门口以外,那些提包、外套、钥匙、玩具、行李箱,这些找不到自己“位子”的物品就被乱七八糟地扔在客厅的桌子或沙发上。

看似是客厅乱,本质却是玄关之过。

玄关里要收纳的物品有哪些?

玄关除了长期居住的鞋子们,需要担负起“临时收纳”的责任并不小。

那么,玄关中具体需要考虑哪些收纳呢?


检查一下,这些玄关中可以收纳的物品清单中,有哪些会出现在你家的玄关中?

小玄关:设计一个好鞋柜

要把这么多东西都塞进玄关里,这得需要多大的空间呀?

不错,理想的玄关确实需要不小的面积,很多公寓中并没有这样的条件。在大多数公寓中,小小的玄关留出的可用空间非常紧凑,仅能容得下一个鞋柜。

既然如此,不妨在这个唯一可以设计的鞋柜上多花些心思,让它尽量变得更“多功能”吧。

鞋柜的基本款有三种:

A 顶天立地型

收纳容量最大的一种。

常常有“小户型中如何提高收纳容量”的问题,很简单,做地面到天花板通高的柜子就行啦。

需要注意的是柜子上部的物品不易取出,所以会经常处于闲置状态。

A' 顶天立地型的变身款

将鞋柜中的部分隔板换成抽屉,就能顺手解决钥匙等小物件的收纳问题啦。

牺牲一部分隔板,可以让出放置长靴子、长短雨伞的收纳空间来,灵活性很高。

B 上下分离型

如果空间够用,可以选择这种款式,中间留出部分空间,可以摆上放钥匙的小盒子或装饰品,大大缓解柜子的压迫感。同样,上方柜子利用率不高。

C 矮柜型

鞋容量最少,但是可以结合衣架、包的挂钩,有效增加其他收纳功能。

接下来就是非常简单的排列组合了:根据鞋的数量+其他收纳需求,结合鞋柜的长度,选择合适的组合方式就行了。

玄关收纳的首要问题是鞋的收纳量,在小户型中更是如此。无论鞋类以外的收纳需求是多么强烈,都需要重视“鞋的收纳量”这一首要条件。

因此,如果玄关小而鞋的数量又很多的话,请选用A型鞋柜,尽可能地增加鞋的收纳量。

如果放置了A型鞋柜之后还有剩余空间,不妨考虑放置B型或C型,在实用的基础上增加美观。

比如说,在下面这三种比较典型的玄关中,我们可以这样选择布局和组合鞋柜:


鞋柜下方的空隙也可以灵活运用。除了常用的鞋子可以放在最下方通风以外,还可以适当抽去部分下方隔板,为长靴子、雨靴,甚至是折叠的婴儿车腾出空间。

即使只容得下一个鞋柜,只要在这个鞋柜中下足功夫,我们一样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种物品的收纳需求。

大玄关:储物间+鞋柜

真正拥有强大能量的玄关收纳仅靠一组鞋柜是无法完全实现的。如果是自建房,或是改造余地较大的户型,可以让玄关加大容量,添加更多功能。

我曾经很喜欢将户型设计结合各种流线的收纳设计,因为它们看上去非常人性化,也很巧妙,真有点儿传统民居中来客登堂入室,主人从偏僻小门进入的范儿。

随着年纪增长,以及体验过各种设计之后,越来越觉得应当推翻自己当年的设计习惯。因为通道会占据原本能放东西的空间,如果没有其他特殊需求,只单纯为了把客人和家人的动线分开而设置多余的通道,未免有些奢侈过度。比如在一些设计中,本来好不容易有空间放一辆自行车,却因为加上了通道,结果要么放不了车,要么走不了路,设计得非常鸡肋,倒不如好好做出一个充足的储物间。

如果不考虑复杂的动线,其实收纳问题的解决方法就变得更加简单了。在玄关有空余空间的情况下,设置一个尽量可以扩大容量的步入式储物间。

但是,只有储物间也不够。

因为要进入储物间放鞋,毕竟得多走两步路才能把鞋放下。而对于好不容易回到家,只想蹬掉鞋子休息的人来说,多走一步路都会让人犯懒,随手把鞋放在门口,让玄关的鞋子堆积问题重演。

可以说,储物间和鞋柜是玄关收纳的最佳伴侣。用储物间作为存放大件物品的场所,将常用的鞋和小物的收纳区域集中在储物间外的鞋柜,才是最为便捷、收纳能力最高的组合——既能保持鞋柜的便利性,又因为增加了储物间而让收纳能力大大提升。

鞋架比衣架需要的尺寸小,架子本身300mm足矣。一般来说,只要有进深在600mm以上的空间就可以考虑在玄关打造出一个储物间——不光室外的物品,家里的大旅行箱、换季的家电和杂物,等等也都可以统一收纳进去,充当玄关、客厅、餐厅公用的储物间,效率会更高。